【侧目而视是什么意思】“侧目而视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感到轻蔑、不满或不屑,通常带有敌意或嫉妒的意味。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较为常见,常用于描述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侧目 | 斜着眼睛看 |
而视 | 看着 |
整体含义 | 指用斜眼看人,表示轻视、不屑或不满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,齐顷公不欲,曰:‘吾以见君之面,非为诸侯也。’郤克曰:‘君之赐,不敢辞。’于是,齐侯怒,谓左右曰:‘此臣,吾不能屈也,必杀之。’于是,诸大夫侧目而视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也可用于口语中,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轻视 |
近义词 | 白眼相待、另眼相看、不屑一顾 |
反义词 | 正视、尊重、敬重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对他人行为不满 | 他因为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,同事们对他侧目而视。 |
表达轻蔑态度 | 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都开始对他侧目而视。 |
描述社会现象 | 在一些场合,人们对于不同意见的人往往侧目而视。 |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侧目而视”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色彩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。
-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或对长辈、上级使用,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。
-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群体对个体的态度,而非个人单独的行为。
五、总结
“侧目而视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通过“斜眼看人”的动作,传达出对他人的一种轻视或不满的情绪。它不仅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,在现代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描绘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变化。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