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2高考作文】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在不同省份有所差异,但整体上延续了近年来注重思辨性、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注的命题趋势。以下是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与分析,结合各地真题内容,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写作方向。
一、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
省份 | 作文题目 | 题型 | 内容简述 |
全国卷I | “船主与油漆工” | 材料作文 | 船主请油漆工刷漆,发现漏洞后补好,后来船主感激。 |
全国卷II | “代价” | 命题作文 | 引导学生思考“付出”与“回报”的关系。 |
北京卷 | “北京的符号” | 命题作文 | 让学生写自己心中的北京文化象征。 |
上海卷 | “一切都会过去”与“一切都不会过去” | 话题作文 | 探讨时间与记忆的关系。 |
江苏卷 | “忧与爱” | 命题作文 | 从个人情感出发,表达对亲人或社会的关爱。 |
山东卷 | “窗口” | 命题作文 | 引导学生通过“窗口”观察世界、思考人生。 |
广东卷 | “你想生活的时代” | 话题作文 | 让学生设想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。 |
浙江卷 | “门与路” | 命题作文 | 探讨成长过程中的选择与路径。 |
天津卷 | “而知之” | 命题作文 | 引用《论语》中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,强调求知态度。 |
二、作文特点分析
1. 材料作文为主流
多数省份采用材料作文形式,如全国卷I的“船主与油漆工”故事,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进行立意和写作,注重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2. 贴近生活与情感
如江苏卷“忧与爱”、北京卷“北京的符号”,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情感体验,体现作文的人文关怀。
3. 哲理性强
上海卷“一切都会过去”与“一切都不会过去”等题目,具有较强的哲理性,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哲学思考。
4. 鼓励创新与个性表达
广东卷“你想生活的时代”等题目,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,写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。
三、写作建议
- 审题准确:仔细阅读题目和材料,把握核心关键词。
- 结构清晰:开头点题,中间论证,结尾升华。
- 语言生动:适当引用名言、诗句,增强文章感染力。
- 思想深刻:避免空洞议论,应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,提升文章深度。
四、结语
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整体上体现了对语文素养、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考查。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,都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,表达真实情感。希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积累、勤于思考,写出有思想、有温度的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