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伯仲是什么意思】“伯仲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兄弟之间的排行或事物之间的比较。它源自古代的兄弟排行制度,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伯仲”多用来表示某人或某事在同类中处于较高或较低的位置,有时也用于比喻两者难分高下。
一、基本含义
项目 | 内容 |
词性 | 名词/动词 |
拼音 | bó zhòng |
出处 | 《尚书·尧典》等古籍 |
原意 | 古代兄弟排行中的“老大”和“老二” |
引申义 | 比较、区分优劣;比喻两者难分高低 |
二、具体解释
1. 本义:兄弟排行
- 在古代,兄弟按长幼顺序称为“伯(孟)、仲、叔、季”,其中“伯”为老大,“仲”为老二。
- 如:“伯仲之间”即指兄弟之间,引申为彼此相仿、难分高下。
2. 引申义:比较、区分
- 用于评价人物或事物时,表示某人或某物在同类中排名靠前或靠后。
- 例如:“两人技艺相当,难分伯仲。”
3. 比喻意义:难以分出高低
- 常用于形容两个实力相近的人或事物,难以判断谁更胜一筹。
- 如:“两位选手实力不相上下,真可谓伯仲之间。”
三、常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例句 |
表示兄弟排行 | 他家有三个儿子,老大是伯,老二是仲。 |
表示比较优劣 | 这两篇文章风格不同,但水平难分伯仲。 |
比喻难分高下 | 两人棋艺相当,比赛结果真是伯仲之间。 |
四、相关词语对比
词语 | 含义 | 与“伯仲”的关系 |
兄弟 | 家庭成员 | “伯仲”是兄弟的排行称谓 |
高下 | 差异、优劣 | “伯仲”常用于比较高下 |
难分伯仲 | 难以分辨高低 | 是“伯仲”的常用搭配 |
五、总结
“伯仲”一词源自古代兄弟排行,现多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比较或评价。它既可以表示实际的排行,也可以作为比喻,表达某种难以分清高低的状态。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,“伯仲”常被用来体现对事物的客观评价或对人物的尊重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,可参考《成语词典》或相关文化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