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算术题怎么写出破十法的过程】在小学数学中,“破十法”是解决20以内减法的一种常用方法,尤其适用于被减数个位不够减的情况。通过“破十法”,可以将大数拆分成10和另一个数,从而更容易进行计算。以下是关于如何写出“破十法”过程的详细总结。
一、什么是破十法?
破十法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方法,特别适用于像“13 - 5”这样的题目。它的核心思想是:把一个数拆成“10 + 另一个数”,然后用10去减,最后再加上剩下的部分。
二、破十法的步骤
步骤 | 操作说明 |
1 | 看题目,确认被减数是否大于减数。 |
2 | 将被减数拆成“10 + 剩下的数”。例如:13 = 10 + 3 |
3 | 用10减去减数。例如:10 - 5 = 5 |
4 | 将结果加上之前剩下的数。例如:5 + 3 = 8 |
5 | 最终得到答案。 |
三、举例说明
以“13 - 5”为例:
1. 拆分被减数:13 = 10 + 3
2. 用10减去5:10 - 5 = 5
3. 加上剩下的3:5 + 3 = 8
4. 最终结果:13 - 5 = 8
四、其他例子
题目 | 破十法过程 | 结果 |
14 - 6 | 14 = 10 + 4;10 - 6 = 4;4 + 4 = 8 | 8 |
17 - 9 | 17 = 10 + 7;10 - 9 = 1;1 + 7 = 8 | 8 |
12 - 4 | 12 = 10 + 2;10 - 4 = 6;6 + 2 = 8 | 8 |
15 - 7 | 15 = 10 + 5;10 - 7 = 3;3 + 5 = 8 | 8 |
五、小结
使用“破十法”时,关键在于正确拆分被减数,并熟练掌握10以内的减法。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孩子理解减法的本质,还能提升他们的口算能力。在写过程时,建议按照“拆分 → 减 → 加”的顺序逐步展开,确保逻辑清晰、步骤明确。
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展示,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“破十法”来解答算术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