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放辟邪侈是什么意思放辟邪侈的意思

2025-09-26 07:09:13

问题描述:

放辟邪侈是什么意思放辟邪侈的意思,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,感谢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6 07:09:13

放辟邪侈是什么意思放辟邪侈的意思】“放辟邪侈”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,常见于儒家经典文献中。它用来形容人行为不端、道德败坏、放纵欲望、偏离正道等不良表现。在理解这一词语时,需要结合其出处和语境,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。

一、词语解析

词语 拼音 含义
放辟 fàng pì 指放纵、违背正道的行为;“辟”意为偏颇、不正。
邪侈 xié chǐ “邪”指邪恶、不正;“侈”指奢侈、放纵。

合起来,“放辟邪侈”指的是行为放纵、心术不正、生活奢侈、偏离道德规范的表现。

二、出处与背景

“放辟邪侈”最早见于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曰:‘吾惛,不能进于是矣。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我虽不敏,请尝试之。’曰: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,惟士为能。若民,则无恒产,因无恒心。苟无恒产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’”

在这段话中,孟子指出,如果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,就很难保持稳定的心志。一旦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,他们就会“放辟邪侈”,做出各种越轨之事。

三、现代意义

在现代社会,“放辟邪侈”常被用来批评那些道德败坏、行为失范的人或现象。例如:

- 贪污腐败:官员滥用职权、谋取私利,属于“放辟邪侈”的表现。

- 沉迷享乐:过度追求物质享受,忽视责任与义务,也是一种“放辟邪侈”。

- 违法乱纪: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,往往也带有“放辟邪侈”的色彩。

四、总结

内容 解释
含义 行为放纵、心术不正、生活奢侈、偏离道德规范。
出处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,强调缺乏稳定生活导致道德失范。
现代用法 批评道德败坏、行为不端、违法乱纪等现象。
哲学意义 强调“恒产”对“恒心”的重要性,倡导修身养德。

五、结语

“放辟邪侈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警示。它提醒我们,只有具备稳定的生活基础和坚定的道德信念,才能避免走向堕落与混乱。在当今社会,面对种种诱惑与挑战,更应注重自我修养与价值观的坚守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