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

2025-10-02 12:27:23

问题描述:

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,卡到怀疑人生,求给个解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2 12:27:23

核舟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】《核舟记》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文,详细描述了一艘雕刻精美的核舟及其上面的人物和场景。文章语言简练,内容生动,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篇目。在学习过程中,掌握其中的通假字、古今异义词以及一词多义现象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意。

以下是对《核舟记》中常见文言现象的总结与归纳:

一、通假字

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,由于音同或音近而临时借用其他字来代替的现象。在《核舟记》中,常见的通假字如下:

通假字 本字 释义 出处
弯曲 “诎右臂支船”
古代男子名字中的美称 “虞山王毅叔远甫刻”

二、古今异义词

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在古代和现代意义不同的词语。在《核舟记》中,一些词语的意义已发生变化,以下是几个典型例子:

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出处
零数、余数 特别、不寻常 “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”
排列、并列 比较、对比 “其两膝相比者”
放置 安放、安排 “置之坐上”
修建、修理 “长约八分有奇,高可二黍许”

三、一词多义

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,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。在《核舟记》中,有许多词具有多种意义,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:

多义词 义项1 义项2 义项3 出处
“为宫室、器皿、人物”
他的 那个 其中 “其两膝相比者”、“其色墨”
因为 表目的 “能以径寸之木”、“以至殊异”
并且 表转折 “左手扶鲁直,右手执卷末,而轼”

总结

《核舟记》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言文,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描写技巧,也蕴含了丰富的文言知识。通过对通假字、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现象的梳理,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,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。

掌握这些文言现象,不仅是学习古文的需要,更是深入体会古人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。希望本文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