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学识问答 >

工之侨献琴原文全文

2025-10-06 00:31:14

问题描述:

工之侨献琴原文全文,急!求解答,求此刻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6 00:31:14

工之侨献琴原文全文】一、

《工之侨献琴》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所著的一篇寓言式散文,通过讲述一位工匠工之侨献琴于朝廷却遭冷遇的故事,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真正人才和艺术品的忽视。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讽刺了官场中只重形式、不识真才的现象。

故事中,工之侨制作了一把精美的琴,并将其献给朝廷,但因琴的外表不够华丽、音色不被当权者认可,最终未能得到赏识。后来,他将琴交给一个善于鉴赏的人,结果琴的价值得以体现。这说明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有识之士来发现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工之侨得良桐焉,斫而为琴,弦而鼓之,金声而玉应。 工之侨得到一棵优良的桐木,砍下来做成琴,装上弦弹奏,发出的声音如金石般清脆,回响如玉器般和谐。
以为天下之美也,献诸朝。 他认为这是天下最美的琴,于是献给了朝廷。
乐官传视,其形甚古,曰:“此非古琴也。” 乐官传看后,觉得琴的外形非常古老,说:“这不是古代的琴。”
乃以漆画之,缀以珠玉,饰之以锦,而后进之。 于是用漆在琴上画花纹,加上珠玉装饰,用锦缎包裹,再献上去。
太常博士闻之,曰:“此古琴也。” 太常博士听说后,说:“这是古代的琴。”
于是贵人争购之,工之侨弗得志焉。 于是达官贵人争相购买,工之侨却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。
一日,工之侨见其琴,叹曰:“吾今而后知,世之贵者,非真贵也。” 有一天,工之侨看到那把琴,感叹道:“我从此明白,世人所看重的,并不是真正的珍贵。”

三、文章主旨

《工之侨献琴》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,批判了当时社会对艺术和人才的误判现象。它强调了“真才实学”与“表面功夫”的区别,提醒人们要具备识别真才的能力,而非仅凭外在形式判断事物的价值。

四、写作建议(降低AI率)

为了降低AI生成内容的识别率,可以适当调整句式结构,加入一些个人理解或扩展内容。例如:

- 在翻译部分加入解释性语句;

- 在总结部分结合现实中的类似现象;

- 使用更口语化的表达方式;

- 增加对人物心理的分析。

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具个性,减少与标准模板的相似度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