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尧时十日并出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“尧时十日并出”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段重要记载,出自《淮南子》等古籍。故事讲述的是上古时期,天帝的十个太阳儿子同时出现在天空,导致大地干旱、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。最终,英雄后羿挺身而出,用神弓射下九个太阳,只留下一个,使人间恢复了正常。这段传说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想象与解释,也反映了先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英勇精神。
本文将通过原文与译文的对比,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这一历史典故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简明扼要的展示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尧之时,十日并出,焦禾稼,杀草木,而民无所食。 | 尧统治的时候,十个太阳同时出现,晒焦了庄稼,枯死了草木,百姓没有食物可吃。 |
禹、稷当苗而不获,乃勤于民事,而天下为之平。 | 大禹和后稷在庄稼歉收时仍勤于治理政务,因此天下得以安定。 |
帝命羿射九日,落为沃焦。 | 天帝命令后羿射下九个太阳,剩下的一个太阳落在了沃焦之地。 |
后羿射日,为民除害,功绩昭然。 |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,为百姓除去灾祸,功绩显著。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尧时十日并出”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,而是古代先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神话化表达。古人认为,太阳是天神的儿子,如果多个太阳同时出现,就会造成灾难。这种说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。
后羿作为神话中的英雄形象,象征着人类对抗自然、保护生命的勇气与智慧。他的事迹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,成为后世文学、艺术的重要题材。
四、结语
“尧时十日并出”不仅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,更是中华民族早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体现。通过了解这一传说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先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面对困境时的精神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