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虎踞龙盘什么意思】“虎踞龙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、气势雄伟或形势稳固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亮传》,用来形容南京(古称建业、金陵)的地势特点,后来广泛用于描述山川形势或国家的强盛。
一、成语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虎踞龙盘 |
拼音 | hǔ jù lóng pán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亮传》 |
释义 | 原指南京地势险要、气势雄伟;后泛指地势险峻或局势稳固、力量强大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地理环境或国家实力 |
近义词 | 山河壮丽、地势险要、江山如画 |
反义词 | 平坦无奇、地势低洼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虎踞龙盘”字面意思是“老虎蹲着,龙盘绕”,形象地描绘了山川河流的雄伟壮观。在古代,人们常用这一成语来形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。
1. 地理意义:
最初用于形容南京的地形。南京地处长江南岸,北有紫金山,南有秦淮河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因此被称为“虎踞龙盘之地”。
2. 象征意义:
后来,“虎踞龙盘”也被用来比喻国家或政权的稳固与强大,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。
3. 文化影响:
在现代,这个成语不仅用于地理描述,也常被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组织的强大与稳定,比如“这座城市虎踞龙盘,历史悠久”。
三、使用示例
- 地理描写:
“黄山虎踞龙盘,景色壮丽,是旅游胜地。”
- 历史背景:
“南京自古便是虎踞龙盘之地,曾为六朝古都。”
- 比喻实力:
“这家公司虎踞龙盘,实力雄厚,难以撼动。”
四、结语
“虎踞龙盘”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地理和历史的深刻描绘。它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地貌的观察,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地势和国运的重视。了解这个成语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地理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