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输翻译及原文】《公输》是《墨子》一书中的重要篇章,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工匠公输盘(即鲁班)与墨子之间的一段对话。文章通过墨子与公输盘的辩论,展现了墨子“非攻”的思想,强调反对侵略战争,主张和平共处。以下是对《公输》原文及其翻译的整理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一、原文节选
《公输》原文(节选):
>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,成,将以攻宋。
> 子墨子闻之,起于鲁,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,见公输盘。
> 公输盘曰:“夫子何命焉为?”
> 子墨子曰:“北方有侮臣者,愿借子杀之。”
> 公输盘不说。
> 子墨子曰:“请献十金。”
> 公输盘曰:“吾义固不杀人。”
> 子墨子曰:“然胡不已乎?”
> 公输盘曰:“不可,吾既已言之王矣。”
> 子墨子曰:“胡不见我于王?”
> 公输盘曰:“诺。”
二、翻译解读
翻译:
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了云梯这种攻城器械,完成后,打算用来攻打宋国。
墨子听说这件事后,从鲁国出发,走了十天十夜到达楚国的都城郢,去见公输盘。
公输盘问:“先生有什么指教吗?”
墨子说:“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,希望借助您杀了他。”
公输盘很不高兴。
墨子又说:“我愿意送您十两金子。”
公输盘说:“我讲道义,本来就不杀人。”
墨子说:“那么为什么不停止呢?”
公输盘说:“不行,我已经向楚王说了。”
墨子说:“为什么不带我去见楚王呢?”
公输盘答应了。
三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文章名称 | 公输 |
出处 | 《墨子》 |
作者 | 墨子(或其弟子记录) |
背景 | 春秋战国时期,公输盘为楚国制造攻城器械,准备攻打宋国 |
主旨 | 反对侵略战争,提倡“非攻”思想 |
故事梗概 | 墨子得知楚将攻宋,前往楚国劝阻,通过与公输盘和楚王的对话,成功阻止战争 |
人物 | - 墨子:主张和平,善于辩论 - 公输盘:工匠,有道德观念 - 楚王:欲攻宋 |
核心观点 | “非攻”,即反对无故侵略,主张以德服人,维护和平 |
翻译要点 | 语言简练,逻辑清晰,突出墨子的智慧与坚持 |
四、结语
《公输》不仅是一篇历史故事,更是一部体现儒家与墨家思想碰撞的经典文本。通过墨子与公输盘的对话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思想家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。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珍惜和平,反对无端侵略。